电镀是包材表面处理的“美容师”,它能使基材上获得功能性、装饰性和防护性良好的金属膜层,其产品无处不在,无论是在什么领域,还是在人们衣食住行的哪个方面都可找到电镀成果的闪光点。
一、概述
1、概念电镀就是通过电沉积的方式在工件表面镀一层或多层金属镀层,给予工件美丽的外观或特定的功能要求。电镀时,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,待镀的金属制品做阴极,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金属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。为排除其它阳离子的干扰,且使镀层均匀、牢固,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,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不变。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,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。电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(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)、增加硬度、防止磨耗、提高导电性、润滑性、耐热性、和表面美观。2、原理在盛有电镀液的镀槽中,经过清理和特殊预处理的待镀件作为阴极,用镀覆金属制成阳极,两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负极和正极联接。电镀液由含有镀覆金属的化合物、导电的盐类、缓冲剂、pH调节剂和添加剂等的水溶液组成。通电后,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,在电位差的作用下移动到阴极上形成镀层。阳极的金属形成金属离子进入电镀液,以保持被镀覆的金属离子的浓度。在有些情况下,如镀铬,是采用铅、铅锑合金制成的不溶性阳极,它只起传递电子、导通电流的作用。电解液中的铬离子浓度,需依靠定期地向镀液中加入铬化合物来维持。电镀时,阳极材料的质量、电镀液的成分、温度、电流密度、通电时间、搅拌强度、析出的杂质、电源波形等都会影响镀层的质量,需要适时进行控制。二、性能
1、电镀件的主要性能是指工件与金属的结合力、抗蚀性能、耐热性、机械强度结合力结合力的大小与材料本身有关(SUS304钢板、厚度0.35MM、尺寸32*40CM),化学、物理性能有关,不同种类的材料与金属镀层之间的结合力相差很大.抗蚀性能电镀件因镀层组合以及镀层厚度的不同,其抗蚀性能有很大差别.电镀件的抗蚀性之所以比具有同样镀层的金属件高,是因为电镀件的腐蚀不同于金属件的腐蚀.首先,电镀件是按照阳极保护机理腐蚀的,轻者因镀层完全被腐蚀,导致镀层溶解,镀层完全脱落.因此,对于要求抗蚀性能很高的电镀件,应采用双层镍或多层镍体系.其次,金属镀层不可能形成腐蚀电池原理,即使出现腐蚀,也不可能向深度延伸,只作横向扩展 .耐热性耐热性主要取决于金属镀层(镍、铬)本身的耐热能力,以及金属镀层的结合力.机械强度电镀件的机械强度与材料(镍、铬)有密切相关,一般情况下, 电镀后其钢性均有所提高.
三、系统组成
1、电镀设备四、工艺流程
1、基本工序(磨光→抛光)→上挂→脱脂除油→水洗→(电解抛光或化学抛光)→酸洗活化→(预镀)→电镀→水洗→(后处理)→水洗→干燥→下挂→检验包装2、各工序作用